新加坡读书期间,只有学生保险够吗?

  作为海外留学的热门国家,新加坡高校在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可以说是做足了工作。各大高校不仅提供医护资源,还为在校学子配置了学生保险。

  那么,对于在新加坡求学的海外学子来说,仅仅依靠学生保险就够了吗?

  1. 什么是学生保险?

  依新加坡政府的要求,新加坡的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保险作为保障。学生保险一般有三种,学生意外保险、学生医疗保险,以及学生门诊保险。

  学生意外保险

  学生意外保险是指,当受保人因为意外死亡或残疾时作出一次性赔偿的保险产品。意外仅指人们无法预测的,外力作用在人身上导致的损伤,常见的意外有运动受伤、食物中毒、烫伤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患病治疗不在意外保险的保障范围内。

  对于新加坡的小学生与中学生来说,学校一般只会提供意外保险,用来应对学生在校期间或者跟随学校外出活动时可能面临的意外情况。

  学生医疗保险

  学生医疗保险是用于报销学生住院和手术账单的保险产品。不同于意外保险,不论学生是因为意外还是患病,只要学生需要住院或者手术,学生医疗保险都可以理赔。

  私立大学与政府大学一般会为大学生提供住院手术方面的医疗保险,报销额度约为每年5万新币左右,但只能报销公立医院4人病房的治疗费用。也就是说,在一年范围内,如果学生需要住院或者手术,学生医疗保险可以报销5万新币以内的医疗费用。

  学生门诊保险

  除了意外与住院,学生们更多面临的身体状况可能只是感冒发烧一类的小问题,只需去学校门诊或诊所便可以治愈。

  因此在门诊及专家门诊保障方面,部分学校有自己的诊所开放给学生看病,对于感冒发烧之类的小问题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也有一些学校会通过门诊保险的报销,让学生自己承担一个很小数额(例如NTU3新币),另外的问诊取药部分不收取任何费用。

  2. 学生保险的保障足够吗?

  作为校方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福利,学生医疗保险基本可以覆盖学生可能遇到的医疗状况。且学生保险保费包含在学费中,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学生。

  但是作为提供给所有在校学生的保险产品,新加坡学生保险,不可避免的有保障额度低与灵活性不足两大缺点。

  保障额度低

  新加坡的医疗费用之高不用小编赘述。例如简单的一例阑尾炎切除手术,即使是入住公立医院4人病房,也需要1万新币左右的医疗费用。更不用说为了更高的医疗效率和舒适的就医环境,不少人希望能去私立医院就诊。

  学生医疗保险的保障仅适合应对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或是小病小灾,但完全无法应对重症。以癌症为例,新加坡平均每天有35人确诊癌症,每年的治疗费用便是60万新币左右。而学生医保5万新币的医疗报销额度,在新加坡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医疗账单面前,轻易便会捉襟见肘。

  灵活性不足

  与个人保险不同,学生保险是由学校作为投保人,学生作为受保人的。因此,学生只有在读书期间才会受到保障,休学或毕业后将无法享受学生保险。更重要的是,任何保险在入保前都需要声明身体健康,否则就无法入保。这意味着,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患有疾病,那么在其进入职场时,将有可能无法获得完整的保障。

  比如,某学生在入学NTU前身体健康,因此他可以享受完整的学生保险。但在其入学后不幸确诊了新冠,那么从确诊的那一刻起,他便没有办法受保于除NTU学生保险以外的保险产品了。假如到了毕业季,A公司有意于聘请该学生,但由于他已经患过新冠,A公司的公司保险就不会提供其有关肺部的保障了(甚至不提供保障)。同理,该生也无法投保个人保险。

  由此可见,学生保险的灵活性较差,如果我们选择仅仅依靠学生保险,那意味着我们就需要面临毕业后“因病无法入保”的风险。人们常说,买保险就是买安心!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保障与学校挂钩,而应该与我们的个人身体挂钩,无论我们毕业与否,都应该有充足的保障!

  3. 如何完善学生保险的不足?

  在了解了学生保险的缺点后,小伙伴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完善自己学生保险的不足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配置个人医疗保险。与学生保险不同,个人医保,就是以个人为投保人,个人为受保人的。它不会与受保人的学校挂钩,只要受保人在入保时身体健康,即可终生享受续保的权利。这意味着,只要按时缴纳保费,终生都可以享受保障!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